为充分发挥实践育人优势,通过走近社会、深入乡村、亲身实践,引导青年学生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开展2024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全院33支队伍共计500余名学生奔赴省内外开展社会实践,切实引领青年学生坚持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用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此次活动,实践团队足迹遍布省内外,涉及井冈山、三都县、剑河县、荔波县、习水县等多个区域,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宣讲、法治及禁毒防艾宣传、“红领巾先锋工程关爱少年儿童”专项、“春晖行动·风筝计划”研学实践专项、“乡愁印记·贵州村史村事征集”主题宣教等多项活动。
深入基层,聚焦志愿服务。机电工程系实践团队在剑河县麻栗村开展开展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慰问活动,聚焦服务老党员以及关怀贫困儿童,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爱,同时让大学生参与到公益事业中。

“乡”约三都·筑梦青春实践团“我为群众做实事”志愿服务活动
贵州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国家重点团队——“乡”约三都·筑梦青春实践团走进了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开展了“我为群众做实事”志愿服务活动,主动承担了家庭清洁工作,有效减轻了空巢老人的日常劳作负担,以实际行动共建美好家园。
建筑工程系“匠心工坊”志愿服务队在习水县二郎镇开展“全面安全教育”系列志愿服务宣传活动,为构建安全和谐的乡村社会贡献力量。

“匠心工坊”志愿服务队队员向村民讲解安全知识
传递希望,关爱儿童成长。“微光工程”志愿服务队在剑河县麻栗村麻栗小学开展中小学生职业体验课,将趣味3D打印课、“做个小艺术家”美术课以及中国传统建筑榫卯结构体验课带入乡村小学,将梦想的种子播散在孩子们心中。
艺术设计系实践队在从江县洛香镇中心幼儿园开展少数民族泥陶手工艺系列主题活动,通过接触泥土感受大自然的质朴与美好,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信息工程系实践队赴荔波县尧古村开展“积木筑梦,情系尧古”创意课程活动,在创意积木课程中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他们心中种下探索科学的种子。

艺术设计系实践队泥陶手工艺课堂
重温历史,寻访红色记忆。文化与旅游系“数字赋能·红色星火”调研团入选2024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成为贵州3所入选院校中唯一一所大专院校。实践期间,调研团大力探索以“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教育+实地考察+红色研学+课题研究”的模式开展国家级专项实践活动,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数字赋能·红色星火”调研团合影
2024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青春长征”专项活动实践团队——信息工程系红星“黔”行实践队赴苟坝会议会址、猴场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红飘带长征数字科技艺术馆等地重走长征路,沉浸式感受艰苦卓绝的岁月,缅怀先辈英雄事迹,深刻领略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革命风采,激励师生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
发挥本领,助力乡村振兴。“乡韵电商梦工坊”实践队到贵安新区高峰镇龙宝村和栗木村,通过拍摄制作短视频和直播的方式,用镜头记录下贵安新区乡村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和发展之美,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乡韵电商梦工坊”实践队与村民
“源于心·梦随行”志愿服务队深入花溪区石板镇镇山村开展旅游产业化建设调研活动,通过游客访谈、村民调研、数据收集等,全面分析镇山村旅游产业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为镇山村的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参考。

“源于心·梦随行”志愿服务队员采访游客
经济管理系“开拓者”志愿服务队在剑河县乃寿村开展“乡愁印记·贵州村史村事收集”实地调研。通过走访村民、收集历史文献和图片等方式,记录下乃寿村庄独特的历史轨迹、发展变迁和文化传承,收集到具有苗族特色的乃寿村村落故事,探寻村民们心中的乡愁印记,唤起公众对乡愁与乡村发展的关注。
艺术设计系志愿服务队、怀卡托国际学院同心筑梦“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分别在剑河县麻栗村、皆道村开展主题墙绘活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

怀卡托国际学院同心筑梦“三下乡”志愿服务队合影
本次活动中,轻院学子以饱满的热情和踏实的行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行动中感党恩、兴乡村、报家国,这份脚踏实地的实践精神将不断激励学生胸怀理想、勇担重任,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